自动化测试基本流程如下: (1)制订测试计划 在开展自动化测试前,制定测试计划,明确测试对象、测试目的、测试的项目内容、测试的方法、测试的进度要求,并确保测试所需的人力、硬件、数据等资源都准备充分。 (2)分析测试需求 用例设计者根据测试计划和需求说明书,分析测试需求,设计测试需求树,以便用例设计时能够覆盖所有的需求点。 (3)设计测试用例 通过分析测试需求,设计出能够覆盖所有需求点的测试用例,形成专门的测试用例文档。由于不是所有的测试用例都能用自动化来执行,所以需要将能够执行自动化测试的用例汇总成自动化测试用例。必要时,要将登录系统的用户、密码、产品、客户等参数信息独立出来形成测试数据,便于脚本开发。 (4)搭建测试环境 搭建测试环境,为自动化测试的脚本编写,添加对象。测试环境的搭建,包括被测系统的部署、测试硬件的调用、测试工具的安装盒设置、网络环境的布置等。 (5)编写测试脚本 根据自动化测试用例和问题的难易程度,采取适当的脚本开发方法编写测试脚本。一般先通过录制的方式获取测试所需要的页面控件,然后再用结构化语句控制脚本的执行,插入检查点和异常判定反馈语句,将公共普遍的功能独立成共享脚本,必要时对数据进行参数化。脚本编写好了之后,反复执行,不断调试,直到运行正常为止。脚本的编写和命名要符合管理规范,以便统一管理和维护。 (6)测试执行 根据自动化测试用例,用结构化语句通过控制脚本的执行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试。 (7)分析测试结果、记录测试问题 及时分析自动化测试结果,尽早发现缺陷。如果采用开源自动化测试工具,应对其进行二次开发,以便与测试部门选定的缺陷管理工具紧密结合。理想情况下,自动化测试案例运行失败后,自动化测试平台就会自动上报一个缺陷。测试人员只需每天抽出一点时间,确认这些自动上报的缺陷,是否是真实的系统缺陷。如果是系统缺陷就提交开发人员修复,如果不是系统缺陷,就检查自动化测试脚本或者测试环境。 (8)跟踪测试BUG 测试记录的BUG要记录到缺陷管理工具中去,以便定期跟踪处理。开发人员修复后,需要对此问题执行回归测试,就是重复执行一次该问题对应的脚本,执行通过则关闭,否则继续修改。如果问题的修改方案与客户达成一致, 但与原来的需求有所偏离,那么在回归测试前,还需要对脚本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试。
|